我院中医药系党总支“党建+科技服务”显成效
日期:2024-01-02 来源:  作者:  发布人:  浏览量:1187 打印本文

   近年来,我院中医药系党总支立足地方中医药产业发展,结合专业优势、强化组织建设,以“丹心向党、匠心育人”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科技服务”工作模式,充分调动了全体党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名党员专业教师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逐梦“大健康”,深耕科技服务“责任田”

 微信图片_20240103181525.jpg

周斌教授是铜仁市第三批“市管专家”,铜仁市“周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医药系党总支副书记、主任,他一直精心钻研医药行业,热心服务产业发展。他主动请缨,积极报名参加省级科技特派员,2022年至今深入一线服务乡村中药材产业发展,采取现场技术指导、问题答疑等形式到田间地头与农户沟通交流,推广传授中药材培育、种植、养护等关键科学技术知识,并开展相关培训10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操心、揪心、烦心事达40余件。在他的带领下,中医药系更多的党员教师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当中,中医药系省级科技特派员由2019年的1人增加到2023年的6人,帮扶联建乡镇达到6个,形成了“666111”党建品牌,即推荐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进驻6个乡镇、联建6个村党支部、推广1个新品种(新技术)、帮扶11户以上村民发展产业,示范带动广大党员教师真正做到了“头上有智、心中有民、手中有茧、脚下有泥”。

投身山乡 把科技“种”在田间地头

微信图片_20240103181540.jpg

 刘盼盼是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20223月至今,赴松桃苗族自治县开展科技帮扶。在了解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后,联合市内科研院所专家组建“中药-茶叶-畜牧-林业”多学科专家团队,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由“单兵作战”向“组团进攻”转变。组团式帮扶指导松桃凯源农旅开发有限公司申报实施无籽射干品种推广栽培示范项目200余亩,实现平均亩产量2000斤,总产值600余万元,每年带动就业500余人次,培训有潜力的本土年轻技术能手10余名。围绕中药材产业,成功申报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通过现代科学研究,为优质黄精、吴茱萸品种的筛选作数据支撑,为相关食品和药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科技赋能,打造有温度的田间课堂

微信图片_20240103181547.jpg

 吕凌丽是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2022年主动请缨到石阡县花桥镇、石固乡开展中药材产业技术指导工作。她通过产业调研,重点关注石阡县黄精种植,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对企业、种植大户、农户进行指导,确保黄精的收成和品质。自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深入实地指导调研和开展服务124天,培养技术能手10余名,培训110人次,推广鸡头黄精种植10户。

 

“三入”做好中药材科技服务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103181553.jpg

 钟金萍是教工党支部党员,2022年,她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政策的号召,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成为一名贵州省科技特派员,连续两年赴玉屏侗族自治县开展帮扶工作。“身入”基层,全力以赴调研产业,掌握了玉屏侗族自治县中药材种植发展的基本情况,为科技服务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思路。累计开展现场技术服务125天,培训人数共140余人次,自费购买多花黄精种苗,发放种苗共2000余株,惠及10户农户。作为系团总支副书记,带领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户、学校、企业(合作社)开展中药产业调研、科普、推广、田间管理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在走村入户中、在田间地头上,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心贴心解决种植户问题。

 

“科技经”播撒在田间地头

微信图片_20240103181559.jpg

郑开敏是教工党支部党员,20222023年被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选派至印江县开展科技服务,深入乡村一线,积极开展科技助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围绕印江天堂镇、刀坝镇中药材主导产业,联系贵州省和自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久康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黄精产业,辐射带动茶叶、食用菌、水果等产业,实施“校---户”四联动技术服务,累计指导天数124天,种植培训5次,培训人次155人,辐射当地农户200余人次。

 

田间问诊 把脉印江中药材产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103181605.jpg

范琳琳是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中药学专业教师,她用心用情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科技服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地方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先后开展中药材培训指导8期,培训120人次,现场服务125天,开展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种植技术和防病虫害培训6次,多花黄精、鸡头黄精套种种植技术和防病虫害培训2次,帮带培养本土年轻技术能手10名。在得知农户蜂蜜销售遇到困难后,发动学生设计logo,开展宣传,打开销售渠道。积极向农户传授中药材种植、加工、营销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让农户既懂药材种植又会市场营销,逐步把农户培养成专业技能人才,赢得大家一致好评。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中医药系党总支着力打造“丹心向党,匠心育人”党建品牌,通过推行“党建+科技服务”模式,广大师生持丹心之情服务社会,有效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做到真正将党旗插在中药材产业一线。

 

/文:周斌  刘盼盼  吕凌丽  钟金萍  郑开敏  范琳琳

编:吴章伟

一校一审:胡 

二校二审:陈丹玲

三校终审:王晶韵

 

主办: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1187 收藏本页